新華社濟南4月23日電 題:業界熱議老字號發展:既傳承傳統的風骨又在體制營銷等方面創新
新華社記者 席敏
“中華老字號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資源,不能讓老字號在當代人手上丟掉。”商務部原副部長周可仁表示,老字號企業應該既傳承傳統的風骨,又在體制觀念、資本技術、管理營銷等方面進行創新,促進老字號重新走向輝煌。
周可仁是在23日濟南結束的“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山東交流會上說這番話的。圍繞老字號群體當前存在的問題與振興策略,地方老字號如何因地制宜謀求發展等議題,交流會上來自政府、各地老字號協會、知名老字號企業和研究機構的代表進行了深入研討。
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首任會長、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在會上做主旨演講時說,除體制問題外,當前老字號還存在缺乏資金、理念陳舊、知名度下降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企業在理念、產品等方面革新思維。
今年2月,商務部等16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老字號企業傳承和創新具體措施。與會代表認為,這意味著老字號企業將會迎來更多的關注支持和發展機遇。
老字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載體,圍繞“老字號如何走向全球”的主題,東阿阿膠、稻香村、胡慶余堂等國內老字號企業,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作為山東省老字號代表的東阿阿膠,近年來借助科技研發、產品創新、文化傳播等方式,10年的時間,利潤增長了15倍,市值增長了18倍。秦玉峰認為,包括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系列活動在內的各類項目,應當從實際出發,引入多方面的專業資源,提供個性化的有效服務,讓老字號重獲創新能力。
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秘書長魏子杰認為,老字號要成功走出去,除了要有基礎的產品品質和運營保障,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文化認知、品牌認知如何走出去。要讓老字號獨有的地域性,通過因地制宜的產品完善和文化認知,在外域得到認可。
在消費升級和電商沖擊下,地方老字號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如何鞏固自身的本地優勢,通過技術、產品的創新走向全國,實現跨區域發展?稻香村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廣軍表示,稻香村創立的時候,是在蘇州。之所以能夠走出地域,是堅持產品品質及營銷、包裝、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創新。山西汾酒集團文化總監柳靜安表示,必須嚴把產品質量關,這也是老字號做好區域品牌的前提。
與會代表認為,老字號適合成為“品牌強國”戰略的切入點和抓手。相關方面應當針對老字號群體的特點和狀況,重點選擇、打造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帶動老字號群體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