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火車站東側,財源大街西段被如火如荼的工程包圍,而工地圍擋外的“亨得利”鐘表店卻屹立不倒,從屋頂的巨大鐘表塔樓可以看出它與周圍建筑的“代溝”。泰安人關于表的故事和情懷,它一路見證。
解放前夕,王序泉從濟南學徒歸鄉,回泰安開了第一家亨達利鐘表眼鏡分店;隨后與泰城最早的大關街泰記鐘表眼鏡店以股份形式合并更名為亨達利鐘表眼鏡店;上世紀50年代,該店與泰城近30家同行,組建了鐘表眼鏡修配社;1965年,改為泰安縣鐘表眼鏡修配廠;上世紀80年代恢復“亨達利”老字號;2002年,股份制改造為泰安“亨得利”鐘表眼鏡有限公司,位于青年路的下屬的鐘表店保留了“亨達利”的名稱。
“改革開放確實給‘老字號’帶來了生機。”談到老字號發展的巔峰時期,作為泰安老商號“亨得利”的第二代傳人,泰安市亨得利鐘表眼鏡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中華說,
上世紀80年代,順應市場發展,率先成立市級批發部,對外經營鐘表、眼鏡、家電批發,雖然這些在當時屬于“奢侈品”,但市場銷路很好,泰安“亨得利”業務范圍覆蓋河南、濟寧、萊蕪等地。每逢春節期間,家電批發能達到100萬元,眼鏡、手表批發能達到二三十萬元。
有巔峰,也有低谷。10年前,尤其是隨著鐘表眼鏡個體戶的興起,“亨得利”的客戶開始被高端商場的專柜、個體鐘表店分流,各種困難不斷考驗著這家“老字號”。
然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泰安“亨得利”都靠著精湛的工藝、周到的服務和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讓自身的經營逐漸穩定下來。
老字號能有今天,王中華覺得老字號價值在‘老’,功在對優秀傳統的繼承,這是老字號的魂。
“老字號就意味著品牌文化沉淀。就是靠著誠信,我們贏得了大眾的認可和信賴。”在王中華看來,泰安“亨得利”的“魂”就是誠信,“對客戶,我們沒有一分欠款,所有商品保證貨真價實,終身保修;對員工,嚴格執行8小時工作制,公司改制的時候也沒有趕走任何一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