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濟堂博物館(資料圖片)
開欄的話
始創于1907年的宏濟堂,已有109年的發展史,是濟南迄今為止僅存的3個百年老字號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仍健康、蓬勃發展的百年品牌。自創立起,宏濟堂便與濟南這座城市榮辱與共,歷經首開商埠的繁華、軍閥混戰的繚亂、抗日戰爭的艱苦、新中國成立后的重生和改革開放帶來的復興。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宏濟堂始終秉承“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百年堂訓,櫛風沐雨向前行,書寫了濟南商界的一段傳奇。即日起,本報聯合山東宏濟堂制藥集團開設“老濟南宏濟堂百年榮光”欄目,每周三,在這里為您講述宏濟堂百年成長之路上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神農嘗百草,伏羲制九針?!蔽迩隊N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也在近代給泉城大地帶來了一家百年中華老字號企業——宏濟堂。宏濟堂依靠誠信立業,歷煉百年風雨,始終堅持“責任大于天”的信條、堅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祖訓,懸壺濟世,贏得世人贊賞。
A 秉承祖訓造好藥 走出國門攬金獎
宏濟堂創始于1907年,與北京同仁堂一脈兩支,同祖同宗,迄今已有109年的歷史,創始人樂鏡宇是北京同仁堂的少東家。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時任山東巡撫楊士驤曾為《宏濟堂藥目》作序,他在序言中詳細說明了宏濟堂的創辦經過。大意是當時省城有許多藥鋪但良莠不齊,就撥官款2000元由樂鏡宇負責開辦官藥局,但后來因種種原因未能辦下去,樂鏡宇出資將官藥局買下,取得所有權,更名為宏濟堂,取“宏業濟民”之意。
1909年,樂鏡宇在濟南城西關東流水街開辦宏濟堂阿膠廠,從此,宏濟堂走上了品牌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之路。之后,宏濟堂阿膠曾先后獲得山東省展覽會“最優等金牌褒獎”、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優等金牌獎”和“一等銀牌獎”、國家鐵道實業部頒發的“超等”獎狀等。
“宏濟堂阿膠廠大部分都集中在東流水這一帶。”16歲進廠、曾在宏濟堂工作的趙振興老人在一次采訪中,曾經回憶起當年的情景:阿膠廠大概長一百多米,規模很大,分為前后院,前院一溜是西屋,東邊是一個大廠房,大廠房的北邊就是護城河,就利用這個水來熬阿膠,泡驢皮。
到了1934年,宏濟堂阿膠銷量已是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成為樂家的重要財源。到新中國成立前,宏濟堂與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齊名,號稱“江北三大名堂”。
B 炮制雖繁不省人工 產品大量漂洋過海
宏濟堂藥品質量受到廣泛認可,在于樂鏡宇的生產和經營都取法于同仁堂,所有藥物配方、選料、炮制等皆遵循同仁堂老店。樂鏡宇還專門重金聘請同仁堂藥劑師等資深店員來店工作,任用從同仁堂調來的劉瀛洲為經理。
中藥非常講究“遵古炮制”,宏濟堂對炮制就有一套高標準要求。如在原料采購中堅持“五不要”原則,即“不是一等貨不要,陳貨不要,有雜質的不要,非藥用部分不要,產地不是最佳者不要”,使藥材批發商不敢以假充真,以次頂好。對于產地真偽,能立行鑒別,真正做到采用上等地道藥材。另外,宏濟堂對藥料也有嚴格標準,如澤瀉只要中段,白芍要兩頭打戳,參茸丸中所用的人參一定得用野山參。為了保證抓藥時不出差錯,用戶在抓藥后分包、分號時,都由老店員核驗、蓋章放行。正因如此,宏濟堂的銷售和影響力逐步擴大——說明書用7個國家的文字標注,產品大量漂洋過海。
自上世紀50年代,雖分分合合,歷經(難,但宏濟堂這個金字招牌始終不倒,并以藥品文號多,質量好,技術水平高而聞名遐邇。宏濟堂當時被評為全國21家重點中藥企業之一,1995年,宏濟堂又被評為首批中華老字號。
C 多次遷址魂猶存 百年老企再輝煌
因各種原因,宏濟堂在發展中屢次遷址,并增開分號,為古老的濟南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宏濟堂最早的店鋪在濟南院前大街(今省府前街)23號原珍珠泉理發店舊址,后來軍閥混戰時,該店燒毀,遂遷到院東大街縣西巷街口?!爱敃r的宏濟堂是三進院落,兩座二層樓,前店后坊,是當時濟南市最早、規模最大、最有名的一個商號?!焙隄玫睦蠁T工趙本立老人曾回憶,由于泉城路擴建,1996年宏濟堂拆遷,高大黑漆實木柜臺搬家時,40多人都抬不動。
榜棚街宏濟堂藥棧則是樂鏡宇為拓展業務于1912年建立的,主要生產壓片、顆粒、蜜丸等,這里成為負責銷售宏濟堂產品的第一支店。樂鏡宇還先后在濟南最繁華的商埠區經二路開了兩個分店,一個在緯一路東(宏濟堂第二支店),一個在緯五路東(宏濟堂第三支店又稱宏濟堂西號)。
“當時二店和三店生意相當紅火,顧客總是絡繹不絕。”趙本立老人介紹,二支店當時是濟南市最紅火的藥店,每天的銷售額都在3000元以上。以購買力計算,就相當于現在的二三十萬元。1959年,藥廠和藥店分流,藥店劃歸到濟南藥材站,而二支店一直經營到新世紀的第一個年頭——2001年,三支店則經營到2002年。
如今,位于力諾科技園區的宏濟堂中醫藥產業園已經投產,園區集中藥研發生產、中醫藥健康保健、中醫藥文化傳播教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標志著這家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中醫藥老字號實現了華麗轉身。(本報記者 史春勇 通訊員 韋欽國)
原文鏈接:http://jnrb.e23.cn/shtml/jinrb/20160928/15937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