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乃至山東理發業行業,“奇美”擁有良好口碑,其過硬技術和研創的各種新發式深受消費者認可和信賴。幾十年來,一直在中高端消費人群中有較大影響力。在國內美發美容界,“奇美”也一直享有盛譽。這是歷經近80年,經受市場競爭大浪淘沙、不懈努力創品牌的結果。
理發業在手工業行當中,是比較古老的行業。據考證,從宋代開始,我國就有了專門理發的工匠,但到清末,濟南理發業主要是流動的“剃頭挑子”,只有幾家“剃頭鋪子”,設備也極為簡陋。民國初年,濟南理發業的產品還僅限于推光頭,所謂的“洋頭”還無人會理。所用的工具,開始是雙手日本大推子,以后有了歐洲進口的單手推子。隨后不少進入濟南的外地人陸續開店,形成“江蘇瓜州幫”、“廟幫”,帶來了新設備、新技術、新發式。
其中,“廟幫”是1924年由葛長寶自東北來濟南開設理發店為始,葛長寶初來在濟南城里司家碼頭開設“江蘇”理發館,葛技術頗佳,生意極好。因爭了當地人的買賣,眾家理發店排擠他,只好把理發館遷出城外,改為“東洲”理發館。
1928年,經三緯二路“晉豐茶莊”倒閉,葛長寶看到該茶莊地處繁華地段,很適宜開理發店,于是資助其侄高書麟在此處開設“奇美”理發店。開業五年,獲利頗豐。于是在1932年,又擴大了營業室,更新優良設備,增加技工。并按照上海理發業的做法,在店門口安裝了新穎的三色花柱轉燈的理發標志(三色花柱轉燈引自法國理發業的標志)。
隨后,其他理發店也相繼效仿,該轉燈始成為濟南理發業標志。到1935年,濟南理發業形成了“奇美”、“仙官”、“神仙”、“萬國”四大理發店,號稱行業“四大家族”。全市理發行業發展到70家理發店,從業人員近200人。到1948年濟南解放前夕,濟南理發業有171家理發店,從業人員444人。
建店78周年的“奇美”理發店,原址在經三緯二路路口,創辦人為江蘇江都縣人高書麟。高書麟理發技術頗佳,尤其是火燙技術在當時的濟南堪稱一絕。高書麟對理發店的經營很內行,辦事精明強干,在技術投入、設備用具上舍得下本錢。該店理發師均是在南方大城市高薪聘請的,還聘請了當時上海電燙名師管玉海等人,技術陣容整齊,設備較為先進,并自行設計從上海訂購了12把新式理發鐵轉椅,其特點是椅背低,有利于技工操作,備有活動靠背,可根據氣候變換,冬天換皮墊、皮靠背,夏換藤墊、藤靠背。并購置了15面瑞典產玻璃磚鏡、8只新吹風機、1套氣燙設備。當時的奇美店堂設置雅致整潔,披巾也很講究,夏用仿綢、冬用漂布,綢布小圍巾圍在脖上舒適柔軟?!捌婷馈钡膫鹘y是,不論業務多忙,都要堅持理發、吹風、燙發的質量;而且特別注意根據顧客的頭型、臉型、特征、職業,因人設計發型。當時的“奇美”就憑著設備、技術兼優而吸引顧客,在濟南首屈一指。
奇美公司始終注重傳承優秀的傳統服務理念,從搞好優質服務入手,鑄造奇美服務的金字品牌。員工均做到規范服務、禮貌待客,嚴格遵守行業職業道德,使顧客對服務質量滿意率達到99%以上,“奇美”、“中國”兩個門店被中國美發美容協會評為“中國美發美容行業知名企業”,該字號已成為業內普遍認可的知名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