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承
據史料記載,清朝末年李氏先祖(濟南人)在山東煙臺創建了萬香齋肉食品。因選料考究、配方獨特、工藝精湛、佐料名貴、色香味美,深得消費者喜愛。1932年,在煙臺經營燒肉多年的張秉忠(平度人)買斷了萬香齋的經營權。他精心研制,改進工藝,調整配方,增加品種,使傳統的燒肉寶肚更具特色,同時開發了扒雞、熏魚等禽類和水產類品種,產品風味獨特,生意愈加興隆。為了萬香齋的發展,1948年,張秉忠從煙臺來青島,在黃島路74號開辦起了青島萬香齋,采取前店后廠的經營方式,主要加工制作豬頭肉、叉燒肉、醬豬(牛、羊)肉、醬豬下貨(軟硬)、燒雞、茶雞蛋、香腸、臘腸、熏魚、寶肚等產品。后成為與廣東皇上皇、北京全聚德齊名的三大中式肉食品老字號之一。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首任青島市長馬保三將第一個經營執照頒發給青島萬香齋。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青島“萬香齋”這個傳統品牌,如魚得水,枯木逢春。1956年參加公私合營,兼并了新盛圓、建新號、聯大等加工組,店址從黃島路遷移到四方路,增加了生產場所。1978年改革開放后,給萬香齋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擴大生產規模,企業總部遷至現址觀城路65號。自1980年12月1日恢復老字號后,已在全市陸續設立了100多個肉食經銷點,各大商店、菜店皆有其特色食品代銷點。1997年1月,萬香齋食品廠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現已為青島市肉類食品集團及青島青聯集團的骨干企業。
產品種類
“萬香齋”經歷代名師的精心研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醬、鹵、熏、烤、灌制等傳統中式肉制及海產品。其中“萬香齋”牌豬頭肉、扒雞、砂仁寶肚、熏魚等,因選料精細、工藝考究、質量上乘、品味獨特,成為島城食品行業無與倫比的四大著名傳統品牌,多年來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也成為國內外游客來島城品嘗的首選地方食品。
特色名吃“萬香齋”醬豬頭肉,口味鮮美、咸淡適中、醇厚清香、色正鮮嫩、肥而不膩、爛而有勁、香氣馥溢,具有營養和保健雙重功能,為同行業之冠,享譽島城。
醬豬頭肉的工藝流程為:原料選擇--解凍--修整--漂洗--預煮95度左右/5分鐘左右--醬鹵95度左右/1.5-2小時--拆骨--頭肉浸味85度左右/40-60分鐘--出鍋冷卻造型--糖熏--入庫或市銷。
要求選用較瘦干凈的豬頭劈半,刮凈毛污,清水漂洗,修去腮幫肥膘;入老湯鍋后,要添加有幾十種名貴中草藥的配方;采用陳年老湯經醬制、浸味、糖熏等工序加工而成。
發展現狀
青島青聯萬香齋食品廠,坐落于青島市市南區觀城路65號,歷經百年的推陳創新,現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著名品牌企業。
公司總部現有資產近兩千萬元,職工 120 余人;位于李滄區湘潭路的生產基地,有固定資產8000余萬元,占地面積18000平米,技術員工占企業總人數的36%。
公司以造就國家馳名品牌為目標,以奉獻安全、健康、綠色美食為已任,將傳統的食品文化與西方現代工藝相結合,形成了醬囟類中式產品、灌腸類西式產品、水產品和旅游休閑產品四大系列上百個品種,其中“萬香齋”牌燒頭肉、扒雞、砂仁寶肚、熏魚為島城四大名產;同時又推出了禮品包裝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歡迎。產品質量連續多年獲得青島市第一名,先后榮獲中國肉禽蛋名優新產品、山東省優質產品、青島市放心滿意產品、青島市著名商標、青島著名商標重點保護單位、青島市消費者信得過肉制品、山東省著名商標、中國著名品牌、中華老字號等稱號。
一個百年的品牌積淀起濃厚的文化底蘊。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萬香齋”形成了“重質量、講衛生、重商譽”的企業精神和“秉承傳統、潛心研究、博采眾長”的企業宗旨,并能根據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使“萬香齋”這塊“中華老字號”牌子的含金量不斷提高,雖歷經百年,卻愈加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