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臘桿子燒雞炮制程序完備,配料精細華貴。嚴格精選健壯的自然柴雞,用料中添配人參、豆蔻、桂皮等多種中藥,采用獨家工藝進行腌制。腌制透徹,火候獨到,燒制干爽。燒雞皮滑肉爽,香而不膩,風味獨特,色、香、味、干被譽為“四絕”。經常食用,可達強身健體之功效。
歷史淵源
臘桿子燒雞歷史悠久。公元前279年,燕惠王派大將騎劫替換樂毅,率軍圍攻即墨城(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時守將田單布火牛陣,出奇制勝,大破燕軍。相傳戰斗中,因北方臘木多,農戶多備以做飯取暖。因大量臘木被火牛引燃,致使民房焚燒坍塌。恰軍士疲累,饑餓難當,紛紛捉家養之柴雞,宰殺后以燕軍廚房所備的香料涂抹,直接扔進高溫房屋內烘燒。臘木之清香混合著柴雞之肉香,香飄四溢,軍士爭相食之,士氣大振,乘勝追擊燕軍,連克七十余城,盡復齊地。戰后軍中一老者再入燕軍廚房,搜得燕軍香料秘而藏之,又加數味名貴中藥,制成燒雞秘方。因燒雞以臘木、臘桿、臘條為火源,故稱“臘桿子燒雞”。該雞肉美味香、口感獨特,民眾官宦爭相食之。秦漢時為皇族所喜歡,引為貢品,后成為歷史名吃。
清朝末年,現傳承人陳堯的曾祖父始創陳記燒雞店。民國25年(1936年),“臘桿子燒雞”秘方由平度古峴八里村陳福先(陳堯之父)覓得,在村頭開辦起“陳記臘桿子燒雞店”。陳福先總結前人傳統烤制工藝,結合北方人口味重的特點,將秘方進行改進,重新將燒雞輔料進行合理搭配,進一步豐富配料、延長腌制時間,并在火源中添加了熱量大、釋放充分而且燃燒余味與燒雞配料自然融合的臘木,燒制出了別有一番風味、倍受當地人喜愛、十里八鄉口口相傳的“臘桿子燒雞”。從此,陳福先也被當地人冠以“臘桿子”綽號,與“臘桿子燒雞”一起廣為流傳。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臘桿子燒雞店也由公開經營轉至“地下”。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陳福先,堅決不給日偽燒烤一只雞;卻憑借驚人的膽略和智慧,把燒雞通過各種途徑送到敵后根據地,讓抗日志士享受到美味可口的“牙祭”。1945年平度城戰役前夕,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在品嘗了陳福先冒著槍林彈雨送到的“臘桿子燒雞”后,面對全體將士豪邁地說:“同志們,吃了‘臘桿子燒雞’,活捉王鐵相(當時駐守平度的偽中將司令),把勝利的紅旗插到平度城上。”
平度城解放后,陳福先回到村里,重新經營起臘桿子燒雞店,一直持續到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隨著民眾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逐步提高,陳福先將他的“陳記臘桿子燒雞店”遷到當年古峴最繁華的“大十字口”。80年代初,燒雞店順應形勢發展,搬遷到古峴商場。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1998年“臘桿子”商標在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成功注冊。
現傳承人陳堯,1987年從父親陳福先手中接掌帥印,對燒雞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全新改革,充分發揮燒雞店老字號的信譽和影響力,通過股份制加強資金融通,建設了符合國際食品衛生標準的屠宰車間、加工車間和烤爐,為日后市場、品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提高產品質量,陳堯不斷探索改進,在選雞、宰殺、撐型、燒烤、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一整套系統經驗,使“臘桿子”燒雞的燒制技術始終在行業獨占鰲頭,保持獨特的風味。其色、香、味、干四大特色,在行內被稱為“燒雞四絕”。
發展現狀
青島臘桿子食品有限公司(前身為陳記臘桿子燒雞店)成立于2009年,位于平度市古峴鎮沽河路353號,交通便利,四通八達。2002年,新建廠房100余間,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目前公司占地18000多平米,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在周邊六個縣市擁有8個養雞場和46家連鎖銷售店,以經營臘桿子燒雞為主、醬鹵肉產品為輔,產品實行生產、銷售、服務一條龍。產品銷往國內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多年來,公司堅持傳承與創新,注重產品質量和誠信經營,走出了一條特色經營之路,不斷發展壯大。2003年,“臘桿子”燒雞被眾多權威專家推選認定為“平度市十大名吃之首”,并授予金牌獎。2012年被評為山東省名優特產省級特產王。2013年,被評為“半島消費者最喜愛的特色美食品牌”。2014年,榮獲省商務廳頒發的“山東老字號”品牌稱號。
現在,公司正積極面向更廣闊的市場,進一步實施品牌戰略,擴大經營,注重細節,提高制作工藝,并將“養、烤、銷”全部納入一體化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場運行流通模式。今后將繼續立足傳統制作工藝,誠信經營,以精益求精的產品質量和無微不至的服務理念贏得顧客和社會的認可與好評,將這百年品牌繼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