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天上龍肉,品地上驢肉。知品驢者福,善煮飲者壽。”提及驢肉,尤以梁山縣拳鋪李家驢肉店為佳。拳鋪李家驢肉是當地名吃,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父子相傳的歷史傳承
拳鋪李家驢肉創始人李復耀(1888~1978),1911年在梁山縣拳鋪村李家家廟旁開了家驢肉鋪,起名“拳鋪李家驢肉鋪”,并用“拳鋪李家”作為字號,沿用至今。李復耀早年以種地為生,家境窘迫。為維持生計,就以制作驢肉為營生,以補家用。經多年研究,總結出一整套制作驢肉的烹制方法,自此以良好的品質、獨特的風味享譽魯西南大地。
第二代傳人李承旺(現已70多歲),是李復耀老先生的六兒子,子承父業,把拳鋪李家驢肉進一步壯大。
第三代傳人李同軍,自接管祖業以來,立志把拳鋪李家驢肉做大做強。他致力于企業的發展,注重品牌的保護,確保產品的質量,在原來只賣生、熟驢肉的基礎上,又新上真空產品、禮品盒產品,使產品銷量大幅增加,企業效益逐年遞增。2011年拳鋪李家驢肉被山東省商務廳認定為“山東老字號”。2013年拳鋪李家驢肉參加梁山“三元杯”烹飪大賽,獲“梁山十佳名菜”、“梁山一絕”獎。
產品特色:肉滑而不膩,質實而不硬
拳鋪李家驢肉,依靠當地特有的土壤、水質、氣候、人文等因素,選用上好驢(3—4歲的活驢)、上好肉(肌理細勻的精肉),采用祖傳秘方和百年老湯,配以二十多味天然名貴中藥材,用傳統工藝烹制而成。成品色澤鮮亮,口味純正,芳香四溢,肉滑而不膩,質實而不硬,熱食可切塊,冷食切薄片,透香無比,引人食欲。
制作工藝
拳鋪李家驢肉從生驢屠宰、生肉切割到鍋煮等操作程序,從用料、用水以至加工的節氣時令等,都十分講究。首先是屠宰。除了要把血放盡外,剔骨時不能過多的損壞包骨皮,以保持驢肉的肌理。其次是分割。根據驢的大小,分部位、按厚薄細心切割,分別清洗。第三是煮熟。將洗凈的驢肉依照大小、厚薄、耐火程度分層入鍋。先用急火煮2小時,以后逐漸將火壓小煮8小時再滅火,燜2小時出鍋,共計12小時。出鍋時,肉要放在案上晾開,逐漸降溫,全部冷卻,等肉質收縮了才能出售。
發展現狀
拳鋪李家驢肉店,在繼承傳統技藝精髓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擴大生產規模,增加銷售網點。現在梁山縣城、拳鋪鎮設有六個店,還在省內外通過專賣點、大型超市、網上進行銷售,效益較好,知名度也不斷提升。
隨著拳鋪鎮掛車產業的迅猛發展,一些國內外的客人前往梁山,也紛紛光顧拳鋪李家驢肉店,品嘗驢肉美味,并帶走李家驢肉,使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拳鋪李家驢肉當家人李同軍認識到,品牌亟待保護,產業需要發展,現已計劃投資1000萬元,再建一個大型的驢肉加工廠,讓拳鋪李家驢肉以其上百年的厚重的歷史淵源及豐富的營養價值進一步被世人所青睞,成為百姓餐桌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